HOME / TIME
医疗器械研发探索医疗器械维修五常法应用有效性
-目的:探索医疗器械维修五常法应用有效性。方法:将医疗器械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的医疗器械使用常规的维修方法,而乙组的医疗器械使用五
2018/11/19
目的:探索医疗器械维修五常法应用有效性。
方法:将医疗器械分成甲乙两组,其中甲组的医疗器械使用常规的维修方法,而乙组的医疗器械使用五常法的维修方法,对比各科室对两组器械维修满意度。
结果:乙组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以及各科室对维修效果的满意度皆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对比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甲组主要使用常规的维修方法。
而乙组主要使用五常法的维修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以及常自律。

  (1)常组织。
常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消耗以降低成本,具体是:维修人员应该根据医疗器械的实际情况对其维修工具进行区分,将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常用的工具放在拿放方面的地方,而非必要的维修工具则暂时的收起,确保工作场所的整齐,避免因为找不到工具而影响医疗器械维修的及时性[2]。
同时维修人员还应该根据器械出现故障的发生率等,调整采购期,并对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保证医疗器械损坏能及时更换的同时,避免物资的过分占用空间[2]。

  (2)常整顿。
常整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
具体是:维修人员应该对需要进行维修的医疗器械位置和状态进行标识,且维修工具的摆放位置也应该进行标示,且在使用维修工具后应该及时的放回原处,以较少寻找的时间,对于维修档案也应该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并提高维修档案的利用率,分析医疗器械出现故障的规律,找出其故障的根本原因,将风险降到最低[3]。

  (3)常清洁。
常清洁的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具体是:由于医疗器械的维修档案保存时间较长,因此维修人员应该重视档案室的卫生清洁,保证档案室中的干燥,避免潮湿或虫蛀等因素损坏维修档案,同时对于维修工具也应该时常进行清洁,及时处理维修产生的垃圾,制定完善的清洁流程并将其责任分工明确,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

  (4)常规范。
常规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规范维修人员的行为以实现管理的效果。
因为在经过常组织、常整顿和常清洁时已经保证了医疗器械的维修效果,而常规范主要是为了约束维修人员的行为,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令医疗器械的维修规范化,让维修人员的行为有据可循[5]。

  (5)常自律。
常自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个人素质,因为维修人员的个人素质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维修效果,因此在加强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认识时,应该鼓励维修人员进行工作的自我总结,并定期进行总结大会,对工作中的失误进行批评和反省,提高维修人员的自律能力。

  1.3评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各科室对两组医疗器械的维修效果评价,其中问卷的内容包括医疗器械维修的效率、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总体的满意度情况三各方面,各项目满分100分,并加以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用率(%)表示数据。

  2.结果
  乙组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以及各科室对维修效果的满意度皆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对比明显,P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