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深圳城市防洪对策研究
-深圳城市防洪对策研究
2019/03/05
摘要:深圳市前临南海,属台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论述了目前深圳市洪水的特点、洪灾损失,并对致灾因素和城市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文章最后提出了可能采取的应对深圳城市防洪问题的一些对策,包括工程及非工程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深圳市;城市防洪;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42-05
  
  1 引言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口和财富必将继续向城市集中。
以工程手段控制洪水,历来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防洪手段,随着防洪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虽然防洪工程的标准逐年提高,但洪灾损失并没有随着防洪工程建设减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洪灾损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1990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9亿,1991年779亿,1992年413亿,1993达641.74亿,1994年达1796.6亿,1998年长江、松花江洪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造成洪灾损失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和洪泛区财富的高度集中。
因此,21世纪中国的防洪问题应以解决城市特别是洪水威胁严重的主要城市和新兴城市的防洪问题为重点,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深圳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重点城市,然而在汛期深圳市常常处于洪水的威胁之中,一旦发生严重水灾,经济上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对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对其灾害成因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合理的减灾措施,建立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深圳城市概况
  深圳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海岸线全长230km,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全市总面积2020km2。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837mm,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长35km。
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两个新区,常住人口861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300万人;2009年深圳人均GDP达9.3万元,居全国(不包括港澳台)首位。

  由于深圳没有大的河湖水库,河流呈雨源型水系特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台风暴雨频繁,洪旱灾害常常交替出现。

  3 深圳市洪水特点
  3.1 深圳市洪水的自然条件
  深圳市前临南海,属台风、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深圳市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全市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有62%面积的地面坡度大于3°。
各主要河流较小,流域面积均小于400km2。
深圳市属于南方湿润地区,产流量较大。
一般情况下,当雨强大于5mm/h即产流。
此外,河道平均坡降相对较大,属山溪性中小河流。
这种流域特性使得流域平均汇流时间较短,洪峰流量模数大,洪水过程尖而瘦,一般为1~3d,表现出山溪性河流暴涨暴落的特性。

  3.2 深圳洪水的特点
  洪(涝)灾害的发生和灾情的大小与降雨量、降雨季节、地形地貌、承灾能力和各时期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从深圳市历年洪灾发生的情况分析,洪水灾害有六大特点。

  3.2.1 洪灾时间分布不均
  洪水灾害由灾害性暴雨造成,其发生的时间与灾害性暴雨发生的时间相一致。
降雨时间和台风登陆季节的分布不均,导致洪灾在时间上分布不均。
对1526~1988年所记载的洪灾发生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洪灾在年内发生的时间为4~10月,主要集中在7~9月。
在年际间的变化大体上有洪灾和旱灾相互交替现象。
据统计,在1981~2000年20年中,洪灾多发生于7~9月,高达71%。

  3.2.2 洪灾地理空间分布不均
  洪灾的形成和灾情的严重程度与该地区的降雨量、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深圳市洪灾的地理分布正好反映这一关系。
由于深圳市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导致其洪灾损失的地理空间分布差异大。
按历年来洪灾发生的次数、损失程度等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中南部的深圳市区(尤其是罗湖区)和布吉镇为重灾区;西部沙井、松岗、公明、光明、西乡、福永、观澜、石岩、龙华等镇为次重灾区;东北部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镇为洪灾较轻区;北部的平湖和东南部的南澳、葵涌、沙头角等镇为洪灾少发区。

  3.2.3 局部性洪灾频率大于全局性洪灾频率
  洪水灾害受灾范围与暴雨笼罩面积、暴雨中心及地势有关。
在深圳,无论是锋面雨还是台风雨,引起全境性普降灾害性暴雨的机会不多,全局性洪灾频率小。
洪灾一般发生在暴雨中心范围,降雨量大于300mm的范围一般为200~300km2,降雨量不超过300mm的范围为300~500km2。
因此,洪灾一般发生在暴雨中心范围,表现出很强的局域性。
暴雨中心在河流上游,而洪灾则往往发生在降雨量较少的下游。

  3.2.4 洪灾出现快、历时短,抗洪抢险难度大
  深圳市局部的突发性暴雨造峰历时短,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许多锋面雨在地形的作用下,经常形成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的局部突发性暴雨,往往6~10小时降雨就达到相当于24小时的大或特大暴雨量;二是深圳市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势较陡,地面坡度大,河流流域面积小,植被遭到破坏,坡面泄流快。
同时河流短小,最长的河长不超过40km,河床纵比降大,洪水暴涨暴落广东深圳专业激光治疗仪产品设计公司医疗打假,从起涨到最大流量只需10多小时。
中下游河堤低矮,无法容纳迅猛传来的巨大洪量,致使洪水向两岸泛滥,造成严重洪灾。
因洪灾来得急,人员往往准备不足,抗洪抢险工作难度大。
境内无大江、大河、大湖调蓄,滞纳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洪水能力小,加上城市硬底化程度高、径流大、汇流快,给抗洪抢险工作增加了难度。

  3.2.5 台风与暴雨相伴
  深圳市面向海洋,常遭受来自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频繁袭击。
每年5~12月都会有台风发生,盛发期为7~9月。
台风灾害一般表现为双重性。
一方面,台风本身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登陆后对陆上的建筑物、农业生产和人畜造成破坏与伤亡;另一方面,台风发生的同时伴有暴雨到特大暴雨,暴雨形成大洪水,又会对工业、农业、民房、水利和交通设施等造成破坏,酿成严重的洪水灾害。
因此,台风灾害损失一般比暴雨、洪水灾害损失大。
另外,台风灾害与台风登陆地点和降雨量有关,台风越正面接近深圳,造成的损失越大。
从1979~1998年台风灾害来看,台风、暴雨、洪灾较多发生的地域为珠江口沿岸的南头、西乡、福永、龙岗河流域及市区,其余地区较少。

  3.2.6 海潮形成洪水
  深圳市是一个海滨城市,部分河道受海潮影响,海潮也不同程度对不同地区洪涝灾害形成威胁。
例如位于布吉河出口处的布吉河口水位站,受布吉河上游的洪水影响,同时广东深圳专业医疗仪器外观工业产品设计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又受深圳河潮汐波的上溯影响,水位流量关系错综复杂。
当上游没有洪水发生时,布吉河口的水位随着潮水位变化而变化;当上游有洪水发生时,布吉河口的水位受到潮水和洪水波共同作用的影响,使洪水波发生变形。
若某一相位的潮水与洪水叠加,就会产生增水现象。
相同的洪水流量作用下,潮水位越低,产生的增水就越大;潮水位越高,产生的增水就越小。
洪水波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布吉河的行洪能力和笋岗滞洪区的泄洪、罗湖小区的罗雨干渠排水闸及泵站的运行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4 深圳市洪(涝)灾害损失
  4.1 1949年前的历史洪灾概况
   1949年以前的洪灾记录很粗略,不能反映深圳市洪灾的真实情况,仅表明深圳市洪水灾害自古有之。
据《深圳市水利志》记载:明嘉靖五年(1526年)二月、清康熙十年(1671年)二月十一日、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初七至十三日、清乾隆二十三年(1818年)九月初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均发生过较大规模洪灾。

  4.2 1949~1978年的洪灾概况
  1949~1978年的30年间,深圳市只记录了6次大的洪灾,记录仍是不全、不详细的。
主要有:1957年夏,东部连日暴雨。
龙岗、坪地一带低洼农田受淹多日;观澜河两岸被洪水冲毁,数千亩农田被淹。
茅洲河出现大洪潮,3万亩农田被淹;1961年8月31日~9月1日,台风带来大暴雨,农田被淹3.14万亩,倒塌房屋1057间,死亡4人,伤60人;1971年6月17日及8月18日,两次台风暴雨大作,共淹农田47万亩,死亡7人,伤24人,民房倒塌500多间;1978年8月1日,台风中心经过深圳,伴随大暴雨,河水泛滥,海潮暴涨,受淹农田40万亩,倒塌房屋500多间,死2人,伤47人,摧毁桥梁5座。

  2010年5月
  绿 色 科 技
  第5期
  4.3 1979~2001年洪灾概况
  近期的1979~2001年这20年洪灾情况记录较为完全。
这20年中,除了1982、1990、1991年没发生洪灾外,其余年份均发生程度不同的洪灾。
其中1993、1994、1997年洪灾特别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5 洪灾致灾因素分析
  5.1 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导致深圳洪涝灾害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局部暴雨强度大,台风频繁。
深圳市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洋水汽来源充足,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37mm。
每年4~10月都有可能发生灾害性暴雨。
深圳市濒临南海,常遭受来自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频繁袭击,每年5~12月都会有台风影响。

  5.2 水文因素
  深圳市处于华南湿润气候区,汛期降雨容易达到蓄满产流。
由于深圳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降雨历时短,使得径流系数大、汇流快、产流多。
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暴落,洪峰流量大。
洪水尖瘦,水情急。
另一方面,深圳易受台风、暴雨和海潮的影响,加重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

  5.3 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条件对洪涝灾害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由于城市不透水面积大,产汇流时间加快,深圳市的下垫面条件对洪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河流槽蓄能力低,洪水峰高量大;二是地形地貌有利于洪水形成;三是水土流失淤塞河道。

  6 深圳市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圳市的防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市排涝能力有限,涝渍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遭遇高潮位时,由于抽排能力不足,导致部分雨洪不能及时排出,易造成较大涝灾;河道及管渠泥沙淤积较重,建筑违章挤占河道,均严重影响河渠的泄洪能力;现有240座中小型水库中,有38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防洪安全隐患;部分河(堤)段未进行整治河道、修筑堤防,已建堤防中尚存在相当部分未达标;三防指挥信息系统尚不能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还不足;防洪治涝设施管理、防灾减灾教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浅谈"互联网+医疗"育、洪涝灾害保险等非工程措施方面还有亟待细化、强化。

  7 深圳市防洪对策
  7.1 建立防洪措施的基本目标
  根据深圳市洪涝灾害特性和城市发展的目标,深圳市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的建设,应依据河道治理与城市规划、城市美化绿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以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兼顾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综合需求,在建设高质量的工程体系的同时,强化非工程措施,不断提高对洪涝和风暴潮的控制水平,实现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

  7.2 防洪工程措施体系
  7.2.1 水库建设
  深圳市拥有中小水库240余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达5.62亿m�3,防洪库容为1.48亿m�3。
这些水库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中小河流的上游,可以起到蓄洪削峰作用。
深圳市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供水,每年从深圳市境外引水19.43亿m�3调蓄,向各自来水厂供应原水。
但经过合理的调度,仍具有一定的蓄滞洪作用,因此要挖掘水库的防洪潜力,优化库群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库防洪作用。
水库作为蓄滞洪工程,在减少下游河道洪水漫溢的同时,也增加自身溃坝风险,溃坝所造成的灾害远大于河道漫溢洪水,因此,必须确保水库的防洪安全。

  7.2.2 河道整治建设与管理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在深圳市兴建大型防洪水库存在很大困难;城市景观和城市已建设施的限制,修建高堤防用以防洪也存在很多约束条件。
为提高防洪能力,整治河道是有效的防洪工程措施之一。
河道整治采取河道清淤,裁弯取直,扩宽河道,改建和拆除阻水碍洪的桥梁、涵闸及清除违章建筑等工程措施。
另外,要建管并重,加强河道管理。
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和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严禁无节制的滩涂围垦和河道采砂。

  7.2.3 河堤和海堤建设相结合
  堤防建设需要正确处理防洪工程标准的高低与防洪风险度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河道堤防的防洪标准。
兴建堤防不能与洪水争地,不能抢占河滩,也不能无限制地加高,要与环境相协调。
同时,要加快海堤达标建设,保护经济特区及其他重要保护对象如黄田机场、盐田港等的堤防,要优先安排达标建设。
海堤外建成防风林带,在滩涂种植适生植物,形成绿色削浪屏障。广东深圳专业医用成像设备产品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引领高质量发展

  7.2.4 城区内涝治理工程建设
  治涝宜采取排、截、抽、蓄等措施,按自排与抽排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力争自排,辅以抽排。
要在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上,采取设置水闸、排涝站、排水渠等工程措施,并充分考虑污水治理和排涝工程的结合,做到雨污分流。
要着力抓好南山前海地区、白石洲及罗湖莲塘地区重点内涝点的整治。
新建城区在规划排水系统时,应遵循雨污分流的原则,提高排水标准,重要城区和生活小区宜达3~5年一遇标准。
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水环境建设,推广应用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如多功能调节池、绿地、公园等,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

  7.2.5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是深圳市防洪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外壳工业产品设计基于区域医疗的安康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
今后应在重点治理容易造成河流、水库淤积和城市下水道堵塞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的基础上,加强对采石场、砖厂的整治与管理。
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将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引入水土保持,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及水土保持方案管理的电脑网络化;同时,要加大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力度,对未经审批进行开发或未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单位予以处罚,对重点水保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切实做到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7.3 防洪非工程措施
  近年来,我国除了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外,同时开始了对非工程措施研究,城市防洪调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在降低洪水灾害损失,有效遏制洪水灾害损失迅速增加的势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高对洪水灾害的认识水平,了解城市洪水发生的一般规律,建立相应的预报调度系统,促进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是当今防洪减灾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任务。

  此外,防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复杂性在于:一方面洪水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洪水设计计算、洪水预报、水力调度等诸方面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需要综合应用相应的学科技术加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介入和影响,进一步加大了防洪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给对其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因此,开展和加强防洪系统的风险分析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风险和灾害影响,是一项关系到防洪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工作。

  因此深圳市还应推进以下几方面非工程防洪措施的研究加强防洪减灾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防洪减灾知识,增强全市防洪减灾意识,提高抢险、应急避险能力,促进防洪法制建设;建立、完善先进的深圳市三防指挥信息系统,为市水务局、三防办和相关单位的防灾、救灾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该信息系统应包括水雨情遥感遥测系统、水文预报模型与系统、防洪调度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及防洪抢险指挥系统与三防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洪水保险研究,逐步建立洪水保险的救灾机制,享受灾害补偿,分摊洪灾损失,承担部分防洪费用;制定确保重点地区防洪安全的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预案应包括建立抗灾指挥组织系统,制订防洪体系联合优化调度方案、防汛抢险方案,编制洪水风险图,制订水文气象监测、预报和警报方案等;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逐步实现对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

  8 结语
  总之,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确保城区防洪安全。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水利部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6-11-18.
  [2] 邓玉梅.西部城市防洪减灾对策[J].中国水利,2001(5):33~34.
  [3] 刘 俊,郭亮辉,张建涛,等.宁波市城市防洪能力分析与评价[J].灾害学,2006,21(4):50~53.
  [4] 汪 颖.北京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简述[J].北京水利,1999(3):41~42.
  [5] 张 波,陈晓平,卢剑涛.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4(1):31~34.
  [6] 刘 俊,徐向阳.江苏省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灾害学,2002,17(4):11~15.
  [7] 王树山,尚信宽.城市防洪问题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9(6):40~41.
  [8] 贾 超,李术才.济南城市防洪现状及对策分析[J].灾害学,2009,24(1):31~34.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实践中创新方法分析 [9] 吴鸿亮,王骏秋.我国城市防洪特点及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32~4733.
  [10] 王立强,杨 �.锦州城市防洪现状与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8,26(2):27~28.
  [11] 沈文兴.福清市城市防洪形势分析及对策[J].水利科学,2008,14(2):34~35.
  
  Research on Urban Flood Control Strategy of Shenzhen
  Zhong Shiming
  �(Administration Deportment of Tiegang Shiyan Reservoirs, Shenzhen 5181833,Guangdong,China)�
  Abstract: Shenzhen is a typHoon, flood-prone area. Located on the coalt of south China sea.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 in shenzhen is discussed, and flood damage, flood-causing factor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flood control were analyzed, some flood control strategy including engineering an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strategy; urban flood control; Shenzhen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