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设备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2019/03/05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中,根据教学条件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构建相关知识和技能模块是关键。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不足,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为例,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械造型工业产品设计东西方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和教育各自原有的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造型工业产品设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研究范畴。
这是一种明显地打上了职业烙印的教育。
职业有自己的规律,教育也有自己的规律,职业教育跨界的本质,要求实现职业目标和教育目标的融合。
因此,跨界的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课程、项目课程已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
然而目前高职教育模块式、项目式的课程开发还存在几个问题:(1)项目的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存在差距。
高职课程中的项目提倡要来源于企业,要分析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课程教学需求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存在较大难度。
因此,目前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中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模拟项目,经过这类课程训练的学生实现不了“零距离”上岗。
(2)项目间缺乏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关联度。
目前多数高职课程项目前后缺乏联系,从表面上看学生完成了一个个的项目训练,然而一旦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任务,学生又会束手无策,即学生只能完成工作过程中的独立任务,而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工作。
(3)强调实践性、职业性,就只关注技能。
大多数高职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不高,更喜欢实践类操作,可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但经过此类训练的学生很难适应操作的变化,因为在平时就忽略了理论的拓展和自学能力的锻炼。

  所以,高职课程的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模块式的项目训练去获取学习能力,再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应对市场的需求。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进行系统化课程学习,在系统把握构成能力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生成属于个体自身的能力。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分析筛选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和设计学习情境4个步骤。
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基于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基于实际电子产品来设计学习情境等路径来实现的。

  (一)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采取企业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教师企业实践等方式,筛选出电子技术类典型岗位及具体工作任务,如下表所示。

  (二)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能力复杂程度归纳行动领域。

  对于电子产品制造行业,其典型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个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完整工作过程。
根据产品功能的不同,其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
简单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的工作过程如下:总体方案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样机设计、制作→电路功能检测调试→确定批量生产电广东深圳专业医疗电子产品结构工业产品设计浅谈高层结构设计路→产品元件采购→批量生产→产品检验→包装入库,销售服务。
而复杂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一般较复杂,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而每一个组成部分类似于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且需有软件编制、调试和软硬件联调等过程。

  (三)根据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课程体广东深圳专业医疗设备开发工业产品设计医疗之“度”系。

  课程设计既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还要遵循认知学习规律。
职业成长规律指的是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认知学习规律指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围到核心,从形象到抽象。

  广东深圳专业血压计产品设计公司医疗环境中无线网络语音系统设计(四)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设计学习情境。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情境总体设计如下图所示,是以电子产品样机为载体,在内容编排上共设计3个学习情境――消费类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通信类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和智能类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每个情境又分2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均围绕着真实的实际产品展开,每个子情境又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子情境都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通过步骤的重复掌握技能,融入知识,又在不同内容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教学情境与企业工作相一致,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一致。
学习内容从“单个到系统”,从“典型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
技术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学习难度逐渐增加,学生自主完成工作的程度逐渐增加,符合学习和技能培养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二、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一)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实施的前提。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采取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械外观工业产品设计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医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措施吸引企业广泛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诸如集理论教学、技能培养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场所,可实施项目教学、案广东深圳专业鑫禾丰医疗产品设计公司曝光8起医疗器械虚假宣传广告例教学和任务教学的一体化多媒体教室等。

  (二)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掌握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在职业实践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理论(专业教学论、方法论)、职业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选取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的排序,才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控制整个进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模块式的项目训练去获取学习能力,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形成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重构,逐步形成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
  [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36-38.
  [3]高松.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技术》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26.
  [4]杨翠丽,姬红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教学在“数控编程”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5):38.
  责任编辑赖俊辰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