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TIME
广东深圳专业AED训练机产品设计公司为深圳高新区把脉!
-为深圳高新区把脉!
2019/03/05
深圳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区各据一个中国最为发达的经济圈,珠三角的市场潜力尤其巨大,足以滋润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
  而深圳近几年的房地产价格飞涨,也使得深圳吸引高科技人才时遇到类似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强有力竞争。
深圳高新区虽然知所处境,并清晰地知道突围的方向,但是如何走到那个方向去,似乎无能为力?
  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快广州科学城(北区)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纲要》为深圳高新区的大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勾勒出美好蓝图。

  
  中国最成功的高新区之一
  
  早在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联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
该园在1991年3月,成为国务院首批认定的26个“国”字号高新区之一。

  之后,在一片滩涂之上,又陆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械仪器工业产品设计医疗器械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续涌现出深圳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等工业园。
1993年4月,经当时的国家科委确认,上述园区在形式上被统称为“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在实体上并未加以整合。
那时候的深圳开发区,与全国各地大建工业园的热潮一样,仅仅是一个可供加工生产的制造基地,产品从食品加工、到相对低端的“三来一补”,层次参差不齐。

  1996年5月,“一区多园”、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开发区规划建设、产业配置、优惠政策落实带来诸多难题。
经当时的国家科委批准,深圳市政府将深圳开发区内的多家工业园整合为面积达11.5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成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深圳高新办”),管理深圳高新区各项行政事务,原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应力被任命为高新办主任。
此举可谓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仪器外观工业产品设计公共场所快速除水设备设计 高新区成形后,高新办最初几年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土地清理与基础建设上,使高新区投资软硬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这为1999年到2001年左右深圳高新区的第一次腾飞打下基础。

  1999年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二个关键年。
首先,继1998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也称“旧22条”)之后,1999年9月,深圳市政府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新22条”),完善了深圳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2条”规定,“十五”期间深圳市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财政预算的2.5%,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八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等。
中国科技产业领域许多人给了新旧“22条”很高的评价,至少认为“深圳近十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它”,而且22条引发了新一轮国内各城市科技政策竞赛的热潮,引导中国城市进入IT热时代。
其次,1999年10月,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朱�F基亲自出席并宣布开幕。
此后高交会成为中国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展会品牌,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1999年刘应力在深圳高新区内组建“虚拟大学园”,几乎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在深圳设立深港产学研基地,开深港科技合作之先河,而深港产学研基地也设在深圳高新区内。

  2000年前后高新区迎来了大批企业的入驻。
包括中兴、华为、创维、TCL、联想、长城等一批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入驻园区。
为什么会集中在这个时间点?一种说法是,高新区成立之后,这块高新技术产业的牌子会吸引企业聚集,同时市政府也拿出了相应政策给高新区。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在这个时间段,也恰巧需要一个更大的物理空间来发展。

  以中兴为例,1998年的时候,深圳市政府就主动找到中兴,希望能够入驻园区。
当时的中兴还在郊区莲塘。
据中兴老员工回忆,莲塘办公楼四面都是土坡,从东南面土坡上的铁丝网过去,就能看到对面的香港。
当时中兴看重的,除了高新区中部繁华区的20万平米用地外,还有园区内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你买房子,不仅仅是看房子的质量、价格、楼层,还要看周围有什么店面,包括邮局、学校、超市等等。
”此外在服务上,园区管委会协助企业申报关税、申请专利及退税等等。

  2000年以后,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深圳市政府与高新区陆续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
例如设立科技三项经费、新技术开发推广基金,以及提供优惠价格土地等,以鼓励创新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低成本进入园区。
2001年3月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借鉴了国内、国际的经验,解决了园区发展中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又联合下文,同意在深圳高新区内,以虚拟大学园孵化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为启动区,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仅就11.5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区”而论,它已是全国最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
2008年,高新区在占全市不到0.6%的土地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249.78亿元,同比增长17.6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34.07亿元,同比增长17.5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23.36%;工业增加值490.33亿元,同比增长22.99%,占全市广东深圳专业医疗电子产品外观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工业增加值的13.55%;出口112.31亿美元;实现税收119.78亿元。
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19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6亿元、工业增加值43亿元。

  2006年10月,国家科技部公布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全国共有6个高新区入选,包括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张江以及武汉、成都、西安高新区。

  而事实上,国内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一般都会以北有北京中关村、南有深圳高新区相提并论。

  ��
  转型升级
  ――走“去工厂化”的道路
  
  然而深圳高新区在进入21世纪后的前几年里,既达到了其辉煌的顶峰,却也隐藏着深刻的危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产品工业产品设计无效医疗机。

  高新区遇到的第一个困境首先是用地的短缺。
这在整个深圳都是难题,但在高新区就更甚。
在这11.5平方公里中,有交通道路用地3.3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及其它用地5.4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其实仅有3.28平方公里,并且早就布满了企业。

  早在2001年,华为公司就在龙华坂田建立了自己的新基地,而将原位于高新区内的总部大楼让给了当时的合资子公司华为3COM。
原因很简单,华为坂田基地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深圳高新区根本不可能给华为一家这么大块地。
而华为的迁出,无疑对深圳高新区是一个沉重打击。

  由于高新区集聚了大量实力科技公司,寸土寸金,租金连年飙升,潜伏的商业利益大,因而引起地产商们的垂涎三尺。
虽然在深圳鼎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仍出现了“高科技企业房地产化,房地产企业高科技化”怪象。广东深圳专业康尚血压计产品设计公司深圳工会直选启示录

  2006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能产业园区条例》,明确制止将高新区产业用地转变性质。

  高新区建立了园区“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自高新区成立以来,共批准3000余家企业(项目)入区,否决了800余家企业(项目)进园,从源头上保证了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同时,“进入”也不是一劳永逸,有可能“退出”。
高新区在合同约定、政策设计时,就把握了这一点。
即便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要进入,在协议上都有约定,如果企业将来不适宜留在高新区,则要退出。

  高新区的用地何以紧缺?问题的关键是,国内大部分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最多只能称之为“工业园区”,仅有少数通过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部分只通过了本地政府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
这样的工业,自然是土地消耗型的,以某家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四处圈地为例,其制造工厂动辄占地几平方公里,雇用工人十数万,却也能获得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获得诸多优惠政策。
如果深圳高新区也以这样的企业为引进标准,别说11.5平方公里,就是115平方公里,也是不够用的。
事实上,我们前文说过深圳市现在全部工业用地,也才不过一百多平方公里。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1996年到2005年深圳高新区的黄金十年,其产业也仍以制造业为主,问题是,随着成本的提升,处于深圳主城区的园区已不能承载制造业功能,哪怕是所谓“高科技制造业”。
华为基地的迁出其实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深圳高新区不能继续作为工业园区存活下去,它必须转型。

  也许国内其它高新区,类似天津、成都、西安、武汉等高新区还能以制造业为主打,但深圳高新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这样的高新园区,必须走上“去工厂化”的道路了,至少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已经在路上。

  ��
  一个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然而,不做制造业做什么?这是深圳高新区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标准答案是:沿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向上爬坡。

  据说,台湾宏�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再造宏�”提出了有名的“广东深圳专业医疗器材开发公司工业产品设计探讨基本于人机工程学的医疗器械设计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作为宏�的策略方向。

  他画了一个简图: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知识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对于国内的高新区来说,微笑曲线两端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一个大的方向,就是高技术向服务转型,向解决方案转型,这也是全球的产业发展方向。

  倘若从深圳寻找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公司已经步IBM、思科等其它跨国公司后尘,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爬升,成为一家研发与销售的公司。
不过问题在于,华为这样的公司在深圳甚至在整个中国,都是极为少见的。

  沿着微笑曲线爬坡是由两个问题决定的,一个是科技资源。
对于北京中关村园区来说,作为首都所在地,集中了中国最大规模和最主要的科技资源,向此方向的爬升很容易得到丰厚科技资源的接应,但对深圳高新区来说,由于本身科技资源较为贫乏,向此方向的攀升就遇到了瓶颈。
倘若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的话,深圳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各据一个中国最为发达的经济圈,珠三角的市场潜力尤其巨大,足以滋润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
但是从产业领域来说,国内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升级方向将沿着移动通信、互联网与视频终端3C的融合这个方向前进,然而类似中移动等通信巨头、广电总局等资源掌握者,却都集中在北京。
这对深圳高新区来说是另一个巨大的瓶颈。
广东深圳专业医用器材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实践中创新方法分析除此之外,深圳还缺乏高端的运营商、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要素专业集聚的商务平台。

  不过深圳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其一是制造业做深。
向服务业转型,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不要低端制造业,要高端制造业。
即便深圳关内连高端制造业也不能承载,但深圳关外还有足够的土地来承载高端制造业。

  其二是新产业崛起。
现在全球出现两个形态: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在分解;同时细分以后的产业在融合。
可以说,产业的分解和融合使全球新产业崛起的机遇已经到来。
深圳高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创造出新产业、新业态。
以前只有欧美有高端新业态,由于全球化,现在中国也可以诞生新业态。
商业模式是产业业态创新的关键,高新区为什么推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因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改变产业。

  而创新商业模式,向来是深圳的长项。
中国人最不缺乏的是创业的热情。
深圳应该把中国人创业的热情汇聚在高新区里,同时,把中国人的灵活性汇聚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

  从这个方向上来说,深圳高新区就是一个,或者说即将是一个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其主体和留学生创业园、虚拟大学园、以及专业孵化器(包括基因群落、公共研究中心)等构成大型孵化器。
深圳高新区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同时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家。

  
  扩容的瓶颈
  
  在深圳高新区最初出现用地瓶颈之时,政府的本能是扩大高新区用地。
深圳关内没地了?向关外找。
这就是2001年7月,深圳市政府在高新区经验之上,开始规划建设“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逻辑链。

  当时的深圳市委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带”寄予厚望。
2001年7月3日,中共深圳市委三届三次扩大会议上,时任市委书记张高丽作了题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新的起点,努力把深圳建成高科技城市》的报告,认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将进一步增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而且将进一步带动高新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投资环境的优化等,加快深圳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集聚中心的形成。

  转眼8年多时间过去,倘若站在2009年底这个时间点上来看的话,“高新技术产业带”并未如预期那样成形,但似乎也未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太大负面影响。

  笔者最初并不对高新技术产业带抱持什么希望,比如向上海学习,对11个片区进行大略的产业分工,进行精准定位之后,组建专业班底有针对性地招商,这样的事情是深圳做不来的。
在当时笔者就指出,“高新带”惟一可能具有的最大价值,就是将这些片区的相关土地划入到高新带里面来,加以保护和控制,为深圳的未来保住足够的产业用地。
但就算这个功能,好象最后也没怎么奏效,原居民疯狂的违建行动,将这些用地蚕食得一塌糊涂。

  未能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深圳高新区,就只能仍限于11.5平方公里范围内,“螺丝壳里做道场”,努力使得深圳高新区像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园那样,著名公司的招牌林立,搞得好像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的样子。
高新区也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但这些努力总会碰到前述深圳缺乏科技资源的瓶颈障碍,而深圳近几年的房地产价格飞涨,也使得深圳吸引高科技人才时遇到类似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的强有力竞争。
深圳高新区虽然知所处境,并清晰地知道突围的方向,但是如何走到那个方向去,似乎无能为力?
  
  《纲要》催生发展动力
  
  事情似乎到2009年才有所转机。

  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加快广州科学城(北区)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加快科研、标准化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把广州、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为全国领先科技园区。
这一定位给了深圳整合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重建大“高新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而2009年7月深圳大部制改革,将市科技信息局、市高新办、市贸工局整合为统一的市科工贸委,也强化了其行政权力手段来推进整合。

  2009年8月底,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下称《规划》),深圳高新区的面积将从原来的11.5平方公里,扩至185.6平方公里。
《规划》表示,将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以深圳湾园区为基础,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将深圳高新区各园区整体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深圳高新区品牌联动机制,发挥深圳高新区品牌带动效应,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全覆盖。

  《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一带两极多园”协同发展。
“一带”是指以深圳高新区各园区为基点,通过连接各园区的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信息网络,构建横贯深圳的高技术产业带。
“两极”是指以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等知识、技术、人才、资本密集的园区为基础,形成技术辐射带动极,以产业相对聚集、配套完善的园区为主体,形成经济增长极。
“多园”是指以各园区为主体,适度超前整备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新型高科技园,加快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培育本土企业,引进对深圳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将深圳高新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这也许对深圳高新区来说是一次真正“二次创业”的机会,但是如何做,如何将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扩大到整个“大高新区”内,如何与深港创新圈计划结合起来等等,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期待深圳高新区的蓝图更美好,发展更强劲!
  (作者系深圳市深商研究会秘书长、著名评论员,本文观点仅供参考)
微信
粤ICP备16001253号-1